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希望把小寶貝會生病的可能原因跟處理方式提供給大家,
比較重要的部分會用紅色標出.
p.s: 若有誤的話再請告知指正,教學相長
前情提要:
因為大貓貓跟咪都是上班族,大貓貓媽媽很體貼的幫我們照顧晚上的小寶貝~~
小寶貝生病了
這是小寶貝除了打預防針引起的發燒外的第一次發燒
也算是第一次生病~~
第一個周日早上,小寶貝發燒了, 由於平常去的台南"陳澤彥"診所小兒科休診,
因此我們轉去台南"大安婦幼診所"看診,
但整個寶貝還是活力十足, 因此醫生告知尚不能判定是甚麼狀況,
拿了退燒藥跟藥粉就回家了...
隔天,小寶貝嘴巴腫起來,特別再打電話去大安詢問,
由於正好輪到同位醫師看診,因此就再去了一次,
醫師給了兩個可能性的判斷
1) 小寶貝嘴巴正好破了,可能是因為這樣才腫起來
2) 粉狀的藥(含些許退燒成分)可能有引起過敏的可能
不過以第1種可能性較高,因為小寶貝是局部腫脹,
醫師經驗告知若是過敏應該會整嘴腫脹.
但安全起見,醫師建議我們先不要吃粉狀的藥,喝藥水就好...
而由於小寶貝之前曾經泌尿道感染造成高燒,醫師就緊急幫我們做了驗尿的動作~
醫師很貼心的告訴我們,如果尿液檢體來不及於中午前送到大安,
建議我們急診可以送去成大醫院或是新樓醫院,
吃了兩天的藥,小寶貝退燒了,大家以為小寶貝好了...
當時幫我們看診的是吳仲正醫師
醫生很有效率且很貼心的的在我們繳交尿液後一小時打電話告知並非泌尿道感染.
真的要給讚讚讚!!
後來家人們認為應該是嘴巴破造成嘴巴腫起來
第二個周日早上,小寶貝又突然發燒,一樣的"陳澤彥"診所小兒科休診,
因此我們還是去台南"大安婦幼診所"看診, 由於無明顯症狀,只看到喉嚨有發炎
因此一樣是拿了藥就回家了...
當時幫我們看診的是楊維傑醫師,醫生感覺比較沒那麼親切(可能是看多了小寶寶生病).
沒想到周一凌晨,小寶貝高燒不退, 大約凌晨二點,
大貓媽媽call 我們,大貓媽媽打給我們告知小寶貝還是高燒不退,希望能去掛急診.
在急忙中小寶貝就被叫醒帶去急診(其實個人覺得這是個錯誤示範,文末會說明...)
由於無明顯症狀,只看到喉嚨有發炎,依當時症狀只能判斷是上呼吸道感染
由於事隔一周,為了安全起見,成大醫院還是讓小寶貝驗尿,驗完後一樣是拿了藥就回家了...
題外話
咪也正是中標了,可能是一直跟小寶貝玩親親造成的
因為咪也生病了,因此周一請假在家休息,小寶貝早上還是高燒不退,但活力不減...
大貓媽媽很擔心,一直想再去看醫生,咪就跟大貓媽媽說,
我們凌晨才回來,現在再去看醫生,也是一樣的結果...
到了下午,小寶貝突然開始病懨懨,一直黏著大貓媽媽(主要照顧者),
大貓媽媽很緊張的一直希望再去看醫生,咪看到小寶貝病懨懨的樣子,
跟大貓貓討論後決定晚上再去我們最熟悉的台南"陳澤彥"診所小兒科
果然病症出現了,溫柔的謝宜蓉醫師告知我們是扁桃腺病毒造成的,
由於扁桃腺病毒較易引起39-40度的高燒,大約還會再燒3-5天..
這時小寶貝的食慾變差了...
周三晚上的時候,小寶貝開始發疹子了,
大貓貓和咪以為小寶貝是扁桃腺病毒合併玫瑰疹,
但和大貓貓媽媽討論後,覺得還是隔天帶去給台南"陳澤彥"診所小兒科看
周四早上謎底揭曉,小寶貝發的是病毒疹.
當時有詢問病毒疹跟玫瑰疹怎麼分辨(網路上圖片都很像)
病毒疹跟腸病毒又怎麼分辨(後面會再簡單說明)
一直到周六早上小寶貝的燒才完全退了...
小寶貝的生病初體驗長達快6天,但終於結束了
以下是想要跟各位新手媽媽分享的部分
[1]病毒疹跟玫瑰疹差異:
病毒疹稍還沒退就會發疹,但發疹也代表燒快退了而玫瑰疹是退燒後才發疹
[2]病毒疹跟腸病毒差異:
病毒疹會長在臉上跟身上,而腸病毒不會發在臉上,會長在四肢上
[3]小寶貝若發燒但活動力仍好的前2天建議不要先去看醫生,
若第3天或有明顯精神不濟或嘔吐昏睡現象再去看醫生, 因為無病徵時醫生較難判斷,
特別是不要吵醒睡得正好的小寶貝,因為這時候更應該讓小寶貝養足體力對抗病魔